孔子的一生―孔夫子生平
孔子名为孔丘,公元前551年生于中国东北部。当时中国“诸侯”割据,自组军队、发动战争、压迫奴隶、税赋很重。孔丘在鲁国的一个贫寒家庭长大,少年时自学。十几岁时曾做小吏管理农业账目。从那时起孔丘对伦理哲学发生了强烈的兴趣。
成年后,孔丘离开家乡开始周游列国。他的理想是让占统治地位的王侯们接受他的哲学,认为这些当权者应该以仁治国;不应追逐权力、控制、财富或自我,而是应该理解其更高目的,即仿效无私的榜样去行“义”。
孔丘多年一直被根基深厚的诸侯排斥(这是可以理解的)。然而,在他的游历中,孔丘获得了被压迫民众的爱戴(这也是可以理解的)。他最后回到家乡鲁国开办私学,传授他的思想,弟子渐众。孔丘教授伦理学、领导学、历史学、心理学和艺术。他的策略是用德行教育年轻人,然后让他们到各地做官,这样就能真正起到改革的作用。
作为老师,孔丘被称为“孔夫子”(孔老师)。他多年授“徒”,并帮忙安插他们从政。夫子把政治制度看作在全国应用其伦理改革的最广泛途径。孔夫子于公元前478年去世时,已被当作和释迦牟尼佛齐名的东方两个最伟大的伦理思想家之一。
当埃斯库罗斯和苏格拉底在希腊世界酝酿伦理哲学、哈该和撒迦利亚鼓励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的时候,孔夫子(后来英语中将其拉丁化,成为“Confucius”,即孔子)已经在推广一种伦理人文主义的哲学,这对于以后几千年间中国的社会、政治和哲学结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孔子的一生― 《论语》
孔子的生平和他的教导最早由詹姆斯‧理雅各于1867年翻译成英语。直到1907年才有了可读性更强也更权威的译本,由大不列颠博物馆东方书稿部的管理员莱昂内尔‧贾尔斯翻译,牛津出版社出版。读着《论语》,我们会很快意识到孔子的生活比幸运签饼里的格言纸条深邃多了:
“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圣人之言。”1
“子曰:‘ 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无道,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自诸侯出,盖十世希不失矣。’2
“子曰:‘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,逊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’”3
孔子的一生― 其哲学深度
鉴于孔子生活的动荡年代,在他一生中形成的伦理系统确实非同凡响。更非凡的是他那些总结性话语,那些言谈出自一个生活在崇拜祖先和土地爷世界、而根本不知道什么希腊思想或古代《犹太圣经》的人,这太不可思议了。
孔子的一生 ― 道德的重要性
1 《论语》,莱昂内尔‧贾尔斯译自汉语,伊斯顿出版公司,1976年,89页。
2 同上,14页。
3同上,94页。
喜欢这些信息?使用以下社交媒介与他人分享。 这是什么?
与他人分享:
|